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最近更新| 安卓软件| 安卓游戏| 电脑版| 手机版

当前位置: 首页单机游戏冒险解谜→ (5分钟科普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_哔哩哔哩_bilibil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v2.41.12.83

猜你喜欢
分类:单机 / 冒险解谜 大小:3.4MB 授权:免费游戏
语言:中文 更新:2025-08-31 11:07 等级:
平台:Android 厂商: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股份有限公司 官网:暂无
权限: 查看
允许程序访问网络.
备案:湘ICP备2023018554号-3A
标签: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最新版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中文版
详情
介绍
猜你喜欢
相关版本

截图

内容详情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游戏介绍

⚾2025-08-31 07:00 「百科/秒懂百科」【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1:04 「百科/秒懂百科」【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8:04 「百科/秒懂百科」【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8:43 「百科/秒懂百科」【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1:27 「百科/秒懂百科」【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32/64bi🥌系统类型:(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版本特色

1. 🐪「科普」🏄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1.08.16.97(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 🤸「科普盘点」🐱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6.69.93.12(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3. 🍂「分享下」🚴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2.26.39.79(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4. 🏹「强烈推荐」🤼‍♀️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6.20.28.38(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5. 🐪「重大通报」🏌️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2.28.34.58(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6. 🐢「返利不限」🌳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0.65.01.57(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7. 🏐「欢迎来到」🏀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3.37.07.74(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8. 🌸「娱乐首选」🦆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8.50.49.00(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9. ⛳「免费试玩」🤾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网-APP下载🎾🥑🦊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2024全站)最新版本IOS/安卓官方入口v4.70.75.90(安全平台)登录入口🍁《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下载方式:

①通过浏览器下载

打开“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手机浏览器(例如百度浏览器)。在搜索框中输入您想要下载的应用的全名,点击下载链接【baike.m.lizhuangshangmao.com】网址,下载完成后点击“允许安装”。

②使用自带的软件商店

打开“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的手机自带的“软件商店”(也叫应用商店)。在推荐中选择您想要下载的软件,或者使用搜索功能找到您需要的应用。点击“安装”即 可开始下载和安装。

③使用下载资源

有时您可以从“”其他人那里获取已经下载好的应用资源。使用类似百度网盘的工具下载资源。下载完成后,进行安全扫描以确保没有携带不 安全病毒,然后点击安装。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安装步骤:

🦛🤽🏇第一步:🏀访问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网站或可靠的软件下载平台:访问(http://baike.m.lizhuangshangmao.com/)确保您从官方网站或者其他可信的软件下载网站获取软件,这可以避免下载到恶意软件。

🏌️🚴🐌第二步:💐选择软件版本:根据您的操作系统(如 Windows、Mac、Linux)选择合适的软件版本。有时候还需要根据系统的位数(32位或64位)来选择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第三步:🐼 下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软件:点击下载链接或按钮开始下载。根据您的浏览器设置,可能会询问您保存位置。

⛳🐳🏐第四步:💐检查并安装软件: 在安装前,您可以使用 杀毒软件对下载的文件进行扫描,确保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软件安全无恶意代码。 双击下载的安装文件开始安装过程。根据提示完成安装步骤,这可能包括接受许可协议、选择安装位置、配置安装选项等。

🌰🦘🏂第五步:🦘启动软件:安装完成后,通常会在桌面或开始菜单创建软件快捷方式,点击即可启动使用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软件。

🎋🏋️🐮第六步:🏈更新和激活(如果需要): 第一次启动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软件时,可能需要联网激活或注册。 检查是否有可用的软件更新,以确保使用的是最新版本,这有助于修复已知的错误和提高软件性能。

特别说明: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软件园提供的安装包中含有安卓模拟器和软件APK文件,电脑版需要先安装模拟器,然后再安装APK文件。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使用讲解

🎢第一步:选择/拖拽文件至软件中点击“🥉添加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按钮从电脑文件夹选择文件《🐢🧸baike.m.lizhuangshangmao.com》,或者直接拖拽文件到软件界面。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讲解

🥀第二步:选择需要转换的文件格式 打开软件界面选择你需要的功能,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支持,PDF互转Word,PDF互转Excel,PDF互转PPT,PDF转图片等。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讲解

🍃第三步:点击【开始转换】按钮点击“开始转换”按钮, 开始文件格式转换。等待转换成功后,即可打开文件。三步操作,顺利完成文件格式的转换。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讲解

进入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教程

1.打开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进入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前加载界面。

2.打开修改器

3.狂按ctrl+f1,当听到系统“滴”的一声。

4.点击进入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打开选关界面。

5.关闭修改器(不然容易闪退)

以上就是没有记录的使用方法,希望能帮助大家。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特点

🏋️‍♀️2025-08-31 10:25 🍏MBAChina🐮【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52055】🤾🏑🍓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11:03 🤼‍♀️欢迎来到🎾【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13428】🌴🦨🎾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4:03 🦊HOT🐸【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35602】🤼⛷️🦐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11:55 🦎娱乐首选🍊【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29265】🍐🦧🐮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25-08-31 08:04 👾返利不限🏏?【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Android通用版/手机APP(2024APP)【下载次数20368】🏂🥇🍊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相关介绍

🤾ωειcοmε🌴【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系统类型: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官方)官方网站-IOS/安卓通用版/手机app🌵支持:winall/win7/win10/win11🌳🌿🌻【下载次数999】🐜🎴现在下载,新用户还送新人礼包🀄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2024更新

的就是扩大生产,我希望在四位的星球建立直通的传送阵,另外在四位星

> 厂商新闻《记忆、认同与跨文化传播: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与加拿大铁路华工形象嬗变》特朗普继续对日本施压:日本需要开放市场 时间:2025-08-31 12:18

    • 编辑:CN

      摘要:1884—1885 年,近两万名华工参加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修建。一个多世纪以来, 铁路华工在加拿大社会中呈现出两种截然不同的面相:二战结束之前,尤其是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华工形象在公众舆论与政客言论中,被描绘为“不可或缺的敌人 ”; 自 1980 年代以来,铁路华工形象开始蜕变为“加拿大国家建设的先驱者 ”与“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悲情群体 ”。前者与加拿大民族国家初步建构中种族主义意识形态息息相关,后者是加拿大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下,华裔族群追求身份认同的集体记忆产物。华裔族群重塑了铁路华工形象,并通过跨文化的方式广泛传播,他们旨在借助本族群在加拿大“本地文化传承与历史资源 ”, 获得“华裔加拿大人身份 ”的社会接纳与根基认同。

      引言

      一百多年前,大规模移民现象产生伊始,移民问题就进入研究的视野,只是相关理论建 构直至 20 世纪最后三十年才逐渐形式,诸如新古典派理论、新经济学、世界体系理论、二元劳动市场理论、移民网络、系统研究,累积因果关系论等,从不同理论视角阐释了移民产 生的原因。②进入 21世纪,作为一个全球性的趋势,移民现象出现许多新变化,新现象, 错综复杂,原有理论已经不能充分解读。③当前世界格局中呈现的许多热点问题,如英国脱

      ①本文受 2022—2023 年度中加学者交换项目资助。

      ②(西班牙)华金 · 阿朗戈:《移民研究的评析》,《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第114 页。

      ③(美)道格拉斯 ·S.梅西:《用 20 世纪眼光看 21世纪移民的危险》,赵元元译,《国际 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2019 年第 3 期,第 110-113 页;(澳大利亚)斯蒂芬 ·卡斯 尔斯:《21世纪初的国际移民:全球性的趋势和问题》,凤兮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 文版)》,2001 年第 3 期,第 159-170 页。

      欧、欧洲难民危机、美国特朗普政府与民粹主义,几乎都与新出现的移民问题相关,①这使得移民问题的研究热度不减。

      20 世纪后期,中国移民纳入全球移民研究的网络,并发展为一个独立分支。加拿大华裔族群与中国移民,是加拿大学界关注的一个专门话题,相关成果日益丰富,其内容包括种族主义视角下的中国移民,②加拿大华人社区与组织③、唐人街④、加拿大早期的华工⑤等 内容,涉及政治学、历史学、社会学、新闻传播学、考古学以及经济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

      以上中国移民问题的研究,为本研究提供了极有价值的参考,但是,有关移民身份认同的讨论, 尚有较大空间,尤其是以集体记忆角度的切入更鲜有涉及。

      19 世纪 80 年代,大约有 17000 名华工从中国广东,经由香港跨越太平洋,先后来到加 拿大,参与了太平洋铁路的修建。在前后一个多世纪的历史变迁中,铁路华工形象由“不可或缺的敌人 ”,嬗变为“加拿大国家建设的先驱者 ”与“遭遇不公的悲情群体 ”。这一形象 变动的背后,离不开加拿大民族国家身份重新定义与多元主义文化的重构;同时也是华裔族群在追求身份认同的现实需求下,展开集体记忆的结果。

      那么,铁路华工形象蜕变过程中所显现出来复杂机理,加拿大多元主义文化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华裔族群是如何自我界定其身份归属?他们展开集体记忆的现实需求又是什么? 以下欲就此一系列问题进行分析,以期揭示上述问题之间的彼此互动与关联,理解与把握铁路华工形象嬗变背后的原因。

      一 、加拿大民族国家初步建构中的“种族主义 ”意识形态与铁路华工的形象

      今天,加拿大很少有人会相信种族歧视的言论,更不用说赞同或宽恕。然而,在一个多 世纪之前,种族主义观念在加拿大政客与公众中却很普遍。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种族主义 ”本质上是加拿大民族国家初步建构的意识形态。

      ①(美)马克 ·J.米勒:《为斯蒂芬 ·卡斯尔斯道声赞》,张大川译,《国际社会科学杂志 (中文版)》2019 年第 3 期,第 157-158 页。

      ②See W. Peter Ward,White Canada forever:popular attitudes and public policy toward orientals in British Columbia ; Patricia E.Roy,A white man's province: British

      Columbia politicians and Chinese and Japanese immigrants, 1858-1914.

      ③See Harry Con, Edgar Wickberg et al.,From China to Canada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anada ;  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 ; BanSeng Hoe,Structural Changes of Two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lberta,Canada.

      ④See David Chuenyan Lai,China towns :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

      ⑤See 苏绍兴 :《加拿大太平铁路华工建路史实》,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7 ;

      David Chuenyan Lai,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 no Chinese labour, no railway ;  James Morton,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 :th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 ; Kathryn Cronin,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Carlton.

      西方近代工业化潮流中,英国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煤矿曾是经济发展的先锋。①对于加拿大自治领而言,“铁路,而不是煤炭,成为工业革命的先声 ”。②太平洋铁路跨越落基 山脉,贯通东西,成为加拿大引以为傲的现代工业引擎,承载着加拿大的民族情感与生命价值,诚如《多伦多邮报》所述:“我们希望能够维护我们的独立和国家完整……我们希望能够通过尽可能短的铁路线将两个大洋连接起来……我们希望能够在北美大陆的北部培育、鼓励和增强一种真正的民族情感。 ”③

      如果说太平洋铁路是加拿大民族国家初步形成的经济标识,“种族主义意识形态 ”则成为加拿大现代国家初步建构的政治基础,有学者指出,“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是近现代社会的产物,是一种意识形态,与此相连接的是现代意义上的‘ 国家 ’,其背景支撑则是 ‘现代文明 ’。”④二战结束之前,“种族主义 ”意识形态在加拿大一直占据主导地位,“种族优劣 ”是公民身份的一个基本要素。1930 年国家年鉴中清晰地列出了移民来源地,根据受  欢迎程度排列顺序依次是英国、美国白人、北欧人、中欧人、南欧人和东欧人,而包括东方人在内的其他国家则排在最后。⑤1908 年,时任劳工部副部长(Deputy Minister of Labour) 的麦肯齐 ·金⑥(William Lyon Mackenzie King) 在一份报告中述道: “加拿大想要限制来  自东方的移民是理所当然的,加拿大应该保持一个白人国家,这一点从维护经济和社会的安全来看是可取的,对于保护政治和国家利益而言,也是非常必要的。 ”⑦

      1884-1885 年间,近两万名华工参加了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设,承担了许多极其危险的任务。当时,除了少数雇主外,白人普遍对华工持有“不欢迎 ”的态度;然而在铁路建设中,华工却是“不可或缺 ”。这种看似矛盾的形象正是种族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

      种族主义的意识形态,立论基石是“种族优越论 ”,其呈现方式并不仅限于白人对华人居高临下的“蔑视 ”与毫无原则的“诋毁 ”,更经常地,白人总是想象他们的族群受到侵蚀,他们的经济与社会安全受到威胁,进而表现出一种“恐惧焦虑 ”的情绪。

      ①(美)彭慕兰著,史建云译:《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南京:江 苏人民出版社,2003 年,第 56-63 页。

      ②Hugh A.Dempsey,The CPR west :the iron road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p.192.

      ③Toronto Mail , January 2, 1874,cited .A.A. Den Otter ,The Philosophy ofRailways: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Idea in British North America ,p.209.

      ④ 施京吾:《欧洲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文史天地》2017 年第 7 期, 第 63 页。

      ⑤ Dominion Bureau of Statistics,The Canada Year Book,1930,pp.165-166.

      ⑥麦肯金于 1921 年出任加拿大总理,是加拿大历史上任职时是最长的总理,See

      http://faculty.marianopolis.edu/c.belanger/quebechistory/readings/CanadianOpinionsofImmigrants. html.

      ⑦“Canadian Opinion of Immigrants(pre 1945 period)”,

      http://faculty.marianopolis.edu/c.belanger/quebechistory/readings/CanadianOpinionsofImmigrants. html.

      当时许多白人看到, 中国劳工的日薪从 1.5 美元下降到 1 美元、75 美分甚至 50 美分,但仍能维持生计,于是有人担心,他们的生活标准会受到华工的竞争压力而下降。一位白人不无忧虑地述道:“ 白人的工资被迫下降,直到如中国人一样,堕落到低于我们文明社会的水平,陷入一种未开化的 生活状态,进而导致种种恶行与堕落。”①白人还想像,作为“高等种族 ”,未来有被“低等种族 ”所“左右”的危险。当时流行一种观点,“ 当两个截然不同的种族共存时,要么其中一个将另一个驱逐出去,要么它们会融合形成一个混血种族,其中地位低级的一方会占据主导。 ”②

      因此,在这种先验的恐惧,以及先入为主的观察中,铁路华工遂以“祸害 ”、“邪恶 ”、 “入侵者 ”、“寄生者 ”、“敌人 ”等的描述在公众的舆论与政客的言论中表达出来,普遍不受欢迎,“在加州,在俄勒冈州,在华盛顿地区,或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太平洋沿岸,你几乎找不到一个白人不反对中国移民,不担忧蒙古人的入侵——将其视为一种巨大的祸患, 这是一个重要的事实。”③在太平洋铁路建设过程中,由于当地劳动力的不足与资金的紧迫, 承包商先后招募了约 17000 名华工。④一位当地议员不无焦虑地说:“如果允许中国人无限量地进入这个省,他们会像蚱蜢一样占领土地。 ”⑤当铁路完工之后,华工不仅未被称颂、 赞扬,而是陷入失业与贫困。1885 年 11 月的某一天,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哈德蒙村庄的居民 惊恐地发现,住所附近突然出现许多帐篷。大约 150 名中国劳工,因太平洋铁路完工而失业, 陷入了饥饿的困境。这些绝望的人来到此处,在河边搭起营地,依靠在河里捕捉小鱼来填肚子,有些人偷取居民的家禽和猪以求生存。⑥居民对他们并没有表示出更多同情,而是感到恐惧与嫌恶。

      铁路华工的另外一个形象是“不可或缺 ”,这种描绘,亦是基于一个前提,即中国人在种族上处于“劣势 ”,并带有“侵蚀性 ”,他们只有作为一种劳动力、一种工具才有用,“中国人是不受欢迎的……

      ①“The Chinese evil” ,The Daily Colonist,October,26, 1877,at p.2.

      ②Jin Tan and Patricia E.Roy,The Chinese in Canada,p.13.

      ③The House of Commons,Oficial Report ofthe Debates ofthe House ofCommons ofthe Dominion ofCanada ,Vol.18, 1885,p.1588.

      ④参见苏绍兴:《加拿大太平铁路华工建路史实》,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7 年 6 月,第 72-78 页。

      ⑤The House ofCommons,Journals ofthe House ofCommons ofthe Dominion of Canada ,Vol.8, 1879,Appendix No.4,p.14.

      ⑥“The Chinese at Port Hammond”,The Daily Colonist,November 11, 1885,at P.3.

      但他们对于铁路尽早完工,且节约大量开支却是非常必要的。 ”①

      雇佣华工修建铁路,一直遭到当地白人的强烈反对。面对激烈反抗情绪,承包商安德鲁克(Onderdonk)表示,在任何情况下,他都会优先考虑雇佣白人劳工。②只是, 白人工人的数量远不能满足修建铁路的需要;同时,从经济上考量,如果没有中国劳动力,铁路不可能在 1885 年底完成,“而一旦没有按时完工,承包公司持续的财务问题,将会导致建设无 期限地暂停。 ”③于是,中国劳工成了“不得已的选择 ”:“ 中国工人的主要价值是,他们接受比欧洲工人低得多的工资 ”④

      时任首相的麦克唐纳劝慰反对者说:“倘若临时的需求已然得到解决,横跨大陆的铁路得以建成,将欧洲定居者和劳工输送至不列颠哥伦比亚省的条件具备之后,那时在合理程度上再阻止蒙古、中国或日本移民到本国永久定居,将是完全恰当的。”雇佣华工,“这仅仅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要么你必须雇佣这种劳动力,要么你无法筑成这条铁路。 ”⑤

      二、多元主义文化重构、身份认同与铁路华工形象嬗变

      20 世纪 80 年代,加拿大铁路华工的形象发生了变化,他们被塑造成“加拿大国家建设的先驱者 ”和“受到不公正对待的悲情群体 ”,并通过一系列跨文化方式广泛传播。这一现象是在加拿大多元主义文化重构背景下出现的,也是加拿大华裔族群为寻求身份认同而展开集体记忆的结果。

      (一)多元主义文化的重构与铁路华工形象的嬗变

      华人在加拿大社会建设中的角色存在了很多年,但长期以来一直处于边缘地位。直至 20 世纪八十年代左右,华人后代才调查与想象早期中国移民的故事。⑥人们对本族群历史、 家族的过往开发生兴趣,并从不同的视角,寻找先人的足迹。其中,铁路华工“过去 ”,尤为受到关注。1982 年9 月 25 日,加拿大第一块铁路华工纪念碑落成,纪念铜匾由加拿大历 史遗迹及纪念碑委员会设计,安置于耶鲁博物馆之外,铜匾镌刻了英、法、中三种文字,

      ①David Lee,“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on the Canadian Pacific”,p.51.

      ②“The Railway”,The Daily Colonist,April 13, 1880,at p.3.

      ③David Lee,“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on the Canadian Pacific”,p.54.

      ④David Lee,“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on the Canadian Pacific”,p.50.

      ⑤Commons, Canada Parliament House,Oficial Report ofthe Debates ofthe House ofCommons ofthe Dominion ofCanada ,vol. 12, 1882,p.1477.

      ⑥DukesangWong,The diary ofDukesang Wong : a voice from Gold Mountain ,Introduce, p.17.

      描述铁路华工事迹。①自此,铁路华工的“事迹 ”,通过仪式、纪念物、大众传媒、数字网络 等多种媒介传播开来,在公众视野与舆论描述中,华工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面貌。

      铁路华工形象发生转变开始于 1980 年代,并非偶然,与加拿大民族国家身份重新定义、 多元主义文化重构以及相关政策的主导和提倡密切相关。

      一般来说,民族国家身份并不是固定不变的,“ 民族身份是一种历史建构,很容易随着群体内部和群体之间关系本质的演变而演变。 ”②对于加拿大而言, 自 1967 年起的二十多年间,民族国家建构方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同质的、英属文化占主导地位的“种族主义 ” 的限制性文化,转向了“多元文化 ”的认同,其变化动源于国际和国内的双重压力。

      二战后,加拿大作为一个在国际舞台上“ 中间大国 ”的地位日益增强,原有的移民政策面临越来越多的国际批评,迫使其“瓦解 ”既定的控制政策,以适应新的国际准则。③与此 同时,来自国内的批评也越来越多,加拿大政治精英强烈谴责种族主义。④更重要的是,20 世纪 60 年代,法裔加拿大人分离主义的兴起,“多元文化主义 ”在英裔加拿大人、法裔加 拿大人、魁北克人和已建立的‘其它民族 ’的竞争中被动员起来。⑤经过“安静的革命 ”, 在短时间内,加拿大重新定义了自己的民族身份,放弃了作为“英裔血统的加拿大 ”,采取 了作为一个公民国家的新立场,建立了新的加拿大模式。⑥

      随着加拿大民族国家的重新定义,人们对于自己国家历史传统的理解、价值判断以及各 族裔文化的定位,与以往有了显著不同,多元主义文化成为国家意识形态的核心,这一主导 思想, “既是许多族群文化的马赛克,又保留着各族群独特的文化身份。 ”⑦1980 年 6 月 16 日,国会正式通过议案,承认“华裔对加拿大多元文化的贡献 ”。⑧

      多元主义文化的重构,不仅意味着国家对各族裔独特文化的认同与支持,还包括对“种族主义的过去 ”展开道歉,有学者称之为“平反文化 ”。⑨新的国家身份不可能完全与传统

      ① David Chuenyan Lai,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 no Chinese labour, no railway,p.10.

      ②J.E.Igartua,The other quiet revolution:national identities in English Canada,1945-71,p.6.

      ③Triadafilos Triadafilopoulos, Becoming Multicultural:Im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embership in Canada and Germany,p.158.

      ④W. Peter Ward, White Canada Forever:Popular Attitudes and Public Policy toward Orientals in British Columbia,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⑤Michael Temelini,“Multicultural Rights,Multicultural Virtues:A History of Multiculturalismin Canada”,ed Stephen Tierney,ed.,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Canadian constitution,p.45.

      ⑥J.E.Igartua,The other quiet revolution:national identities in English Canada,1945-71,Introduction, p.1.

      ⑦Gloria Nystrom, "Paradoxes of the Canadian mosaic: being, feeling and doing Canadian" ,p.1,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applirev-2023-0022/pdf.

      ⑧ David Chuenyan Lai,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 no Chinese labour, no railway,p.10.

      ⑨See Jennifer Henderson and PaulineWakeham,eds.,Reconciling Canada:Criticalperspectives

      割裂,历史的“错误 ”作为一种“传统 ”,无论主观上多么想抛弃,客观上却无法完全忽视。 人们认识到,关于过去错误的解释对构建更公正的未来至关重要。①20 世纪 80 年代,加拿 大开始对其一系列历史错误“道歉 ”,这些集体事件涉及将原住民逐出家园,对残疾人、没 有家庭支持的儿童和其他人实施了大规模收容、强迫绝育和其他虐待行为,以及一战或二战时,对乌克兰裔加拿大人、德国裔加拿大人、意大利裔加拿大人所犯的错误。②

      尽管“平反文化 ”已成为新国家身份中不可忽视的部分,但在多元主义文化重构的具体进程中,国家并不会“主动 ”翻新一切“过去 ”;铁路华工形象重塑亦不是国家的刻意行为, 而是华裔族群的“华裔加拿大人身份 ”面临社会压力下集体记忆的产物。

      (二)华裔族群身份自我认同的社会接受压力

      “身份认同 ”,通常指自我对社会上某一类型的身份归属的认同,身份归属种类是多重的,“或者自我对国家、种族或民族等集体的认同,或者是自我对于自身的反观与省察等。” ③它是自我追求安全感、归属感、地位感、获得感、价值感、尊重感的社会行为。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加拿大华裔族群展开了铁路华工的集体记忆,其现实需求来自“成为华裔加拿大人 ”的身份确认。

      二战之前,由于受到系统性种族主义政策影响,尤其在 1923 年至 1947 年“排华法案 ” 生效期间,华人社区“为最初移民提供了一种归属感,一个公共责任和领导能力的领域,以及一个共同的文化认同。”④故而,中国早期移民对故土文化与族群社区怀有较强的情感依恋,基本保持着对“ 中国人 ”身份认同。

      二战之后,随着一波又一波的移民潮,华人移民不断涌入,身份认同问题逐渐凸显,“新 老移民之间、年轻一代和老一代之间、在加拿大出生、受教育的人和他们的父母一代之间出 现了紧张关系。”⑤二战之后成长起来的“土生华人 ”,开始追求“纯粹加拿大人 ”的身份, 他们常常宣称自己是“有中国血统的加拿大人 ”。⑥这种认同与老一辈移民明显不同。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随着加拿大多元主义政策的确立,“华裔加拿大人 ”这一新的身份定义出现。族群内部身份认同分歧有所转向,并在很大程度上“华裔加拿大人身份 ”成为

      on the Culture ofRedress.

      ①David Dyzenhaus and Mayo Moran,eds.,Calling Power to Account:Law  Response to Past Injustice,p.6.

      ②David Dyzenhaus and Mayo Moran,eds.,Calling Power to Account:Law  Response to Past Injustice,pp.4,5,21.

      ③赵静蓉:《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15 年,第 25 页。

      ④Wing Chung,The Chinese in Vancouver,1945-80:the Pursuit ofIdentity and Power ,p.18.

      ⑤Jin Tan and Patricia E. Roy,The Chinese in Canada,p.21.

      ⑥Wing Chung,The Chinese in Vancouver,1945-80:the Pursuit ofIdentity and Power ,pp.18,59.

      族群的认同共识。此身份建构无疑具有一定的调和性,“既推进了华裔少数族群成为加拿大人的主张,同时将中国文化元素嵌入其中,使其定义明确,内容丰富而极具特色。 ”①

      “华裔加拿大人身份 ”,意味着族群成员既认同于独特的中华文化传承,又拥抱“加拿 大人身份 ”。其中,“加拿大人 ”是“华裔加拿大人身份 ”的一个明确标识。然而,问题也 随之暴露。华裔族群“成为加拿大人身份 ”的自我认同,常常显得“一厢情愿 ”,与加拿大 主流社会的看法并不完全契合,面临社会接受的压力,有时甚至发生错位,如下个案,可窥一斑:

      一位 8 岁就移居到加拿大的华裔女青年Q,一直在努力摆脱她的口音,掌握本地加拿大人的发音,她希望在某种程度上实现“完全加拿大化 ”。但是,人们对华裔族群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限制了她定义自己身份的自主权,对此她深感遗憾。她述道:“人们总是认为我是   一名国际学生,根本不是加拿大人。是啊,有时会有点令人烦恼。我很困惑……人们对我的看法和我认为的我是不同的。”②Nystrom 出生于 20 世纪 50 年代温哥华,作为第二代华裔, 他接受的教育是英语文化,对白人占主导位的规范和价值观产生较多认同,他认为自己就是   “加拿大人 ”。但是,他的外貌特征仍把他的身份限制在“黄色危险 ”、“模范少数民族 ” 与“荣誉白人 ”范围内。③

      华裔族群自我归属为“加拿大人 ”,却遭遇社会接纳的“尴尬 ”,这种发生,可以说是 “种族主义文化心理 ”无形作用。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多元主义文化的形成,系统性种族 歧视已经终结,但并不等于种族主义的文化心理彻底根除。④“它仍然像套在我们身上长长 的皮带,在我们中间徘徊。”⑤华裔族群“不再是官方意义上的二等公民,但并没有摆脱加 拿大文化的刻板印象和种族污名化的历史包袱…… ”⑥

      居住在多伦多北士嘉堡、供职于加拿大广播公司的马英贤,作为第五代华人,一直认同自己为“加拿大人 ”,但是他的身份亦屡遭质疑,他说: “无论我们如何融入加拿大社会, 我们首先被视为亚洲人—外国人,会被一些人认为从未完全归属于或忠实于这个国家。 ”

      ①Wing Chung,The Chinese in Vancouver,1945-80:the Pursuit ofIdentity and Power , p.103.

      ②Lin Fang and Yu-Te Huang ,“I'm i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ies of Chinese Youth in Canada”,p.214.

      ③Gloria Nystrom, "Paradoxes of the Canadian mosaic: being, feeling and doing Canadian" , p.10,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applirev-2023-0022/pdf.

      ④ 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p.143.

      ⑤W. Peter Ward, White Canada Forever:Popular Attitudes and Public Policy toward Orientals in British Columbia,Preface to the Second Edition ,p. xix.

      ⑥ 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p.155.

      ①2019 年末新冠疫情暴发后,“ 以亚裔人士为目标的犯罪行为不断升级。 ”②2021年 7 月 的一项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亚裔加拿大人在过去一年中遭受了歧视。③极为荒谬的是,不幸遭遇歧视与袭击的成员中,“有些人已经在这里生活了许多代,他们从未去过中国 ”。④ 这种现象的发生,正是潜伏在人们心中种族主义心理的投射。成为“加拿大人 ”的社会压力, 反过来影响了一些族群成员自我的身份认同,华裔女青年 Q 说:“我无法把人们对我的和我看待自己的方式分开。 ”⑤马英贤对人们眼中的“外人身份 ”,“不得不试图认同 ”。⑥

      族群成员认识到,如果身份归属问题解决不好,可能会终身面临着“你来自哪里?但是,你到底来自哪里 ”这样的问题?⑦“意识能够回溯多远,人的身份就能延伸多远 ”。⑧现实 的身份焦虑促使族群成员从集体记忆中寻找“力量源泉 ”。

      (三)铁路华工的“过去 ”——华裔族群的集体记忆

      身份认同与集体记忆有着天然联系,“在与现在关系中,集体记忆支撑着身份认同…… 我们过去是谁,与我们现在是谁,将来想成为谁都有关联 ”。⑨没有记忆的人群很难获身份归属感,马英贤回忆说,“在学校里,历史书中几乎没有关于加拿大华人的内容……从学校

      ①Winston Ma,“I was ashamed of being Chinese.Learning about my ancestors ’ first years in Canada changed

      that”,https://www.cbc.ca/television/changed-when-i-learned-about-my-ancestors-first-years-in-can ada-1.6858176.

      ②“以史为鉴华裔省议员吁根除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 ,2021 年 10 月 20  日, https://info.51.ca/articles/1039282?Wyacs=.

      ③Louie ,Brandt C.,“The story of Asian Canadians is the story of Canada”,The Globe and Mail ,May 03,2022,at A6.

      ④DukesangWong,The diary ofDukesang Wong : a voice from Gold Mountain ,Introduce, p.17.

      ⑤Lin Fang and Yu-Te Huang ,“I'm i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ies of Chinese Youth in Canada”,p.214.

      ⑥Winston Ma,“I was ashamed of being Chinese.Learning about my ancestors ’ first years in Canada changed

      that”,https://www.cbc.ca/television/changed-when-i-learned-about-my-ancestors-first-years-in-can ada-1.6858176.

      ⑦Winston Ma,“I was ashamed of being Chinese.Learning about my ancestors ’ first years in Canada changed

      that”,https://www.cbc.ca/television/changed-when-i-learned-about-my-ancestors-first-years-in-can ada-1.6858176.

      ⑧Kathrin Bachleitner,“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ocial creation of identities: linking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169.

      ⑨Kathrin Bachleitner,“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ocial creation of identities: linking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169.

      教育到流行文化,加拿大华人的故事没有被给予多少位置。”。为此,他从小就感受到,他与他的家人在本地并不重要,他更关心消除他的华裔痕迹。①

      华裔族群欲寻求加拿大的本地认同,必须正视族群自我在加拿大的历史与传承文化,建 构族群的集体记忆。 Louie 是一位温哥华华人后代,他发起成立了“温哥华唐人街华人故 事中心 ”,他认为,讲述华人的故事,保护本民族的丰富的历史,可以消除种族偏见,确保 华裔加拿大人的身份安全。②

      族群成员意识到,他们作为“加拿大人身份 ”被质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人们普遍认为华裔“缺乏土著贡献或本地根源 ”,才被视为“外来的他者 ”③ 。铁路华工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的历史事实,则可以有力驳斥这一看法。一百多年前,加拿大民族国家诞生之初, 近二万名华工就参与了横跨东西的太平洋铁路建设,并付出巨大牺牲,这一事实,证明了华裔族群绝不是“外来者 ”,他们是加拿大现代民族国家的缔造者,是这个国家“土生土长 ” 的族群,他们的“过去 ”,就是加拿大的“过去 ”,他们的故事,也是加拿大的故事。于是,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铁路华工的“过去 ”,作为华裔族群的集体记忆开始被强调。

      当然,华裔族群的“过去 ”,并不仅仅是建设“太平洋铁路 ”的历史。梳理早期华人的活动足迹,可以看到,最早一批到达加拿大的华人,主要赴金山淘金;随着华人数量的增多, 从事的职业也多样化,有的做矿砂开采工作,有的提供种植、销售新鲜蔬菜、切割木头,经 营洗衣店和餐馆等服务,还有一些成员成为家庭佣人、鲑鱼罐头业的季节性海上工人,家庭 式经商亦有不少。④华人经营的小企业,主要是向白人客户提供廉价服务,所从事的领域,也多是白人不愿涉足的行业,以尽量避开与白人竞争。此外,二战期间,华人社区还拥有出 可圈可点的骄人历史。人们积极投身海外志愿服务,加入红十字会,参与为战争助力的各项 贷款活动,“华人社区在每次‘胜利 ’贷款认购活动中,均超额完成,在温哥华,人均捐款 数额超过了其他任何群体。 ”⑤

      ①Winston Ma,“I was ashamed of being Chinese.Learning about my ancestors ’ first years in Canada changed that”,https://www.cbc.ca/television/changed-when-i-learned-about-my-ancestors-first-years-in-can ada-1.6858176.

      ②Louie ,Brandt C.,“The story of Asian Canadians is the story of Canada”,The Globe and Mail ,May 03,2022,at A6.

      ③Louie ,Brandt C.,“The story of Asian Canadians is the story of Canada”,The Globe and Mail ,May 03,2022,at A6.

      ④Jin Tan and Patricia E. Roy,The Chinese in Canada,pp.6-8.

      ⑤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pp.56,90.

      但是,华人社区这些“发生 ”与“共同的历史 ”,并没有像修建铁路那样,成为族群集体记忆的“过去 ”,“纪念的对象通常是从过去中找到的,促使其选择和塑造的问题总是在 当前关注的问题中发现 ”。①对于华裔族群“当下 ”的“身份困境 ”而言,铁路华工修建“铁路的历史 ”,相较于其他“过去 ”,具有无可比肩的意义与价值,“加拿大人在其国家建设进程中赋予了太平洋铁路崇高的,甚至是近乎神话般的地位 ”。②相应地,华裔族群没有什 么“过去 ”,能够像修建铁路一样,在加拿大民族国家形成之初就扮演了奉献者、先驱者的角色;亦没有什么“故事 ”,比铁路华工被国家无情抛弃更具有“悲情色彩 ”与“感染力 ”; 也没有什么“历史 ”,更能成为与当前加拿大主流社会沟通与对话的桥梁。“记忆是身份认 同的载体。”③铁路华工的“过去 ”,就是华裔族群的“过去 ”;铁路华工对加拿大所做的 伟大贡献,也是华裔族群对加拿大国家的本地贡献。

      这样,在身份认同的现实需求下,铁路华工参与太平洋铁路建设的“过去 ”,作为华裔族群的集体记忆,从诸多“历史过去 ”中被筛选出来,成为“加拿大华裔族群 ”的“元叙事 ” 与“本地文化根源 ”,人们在与这一“过去 ”的对话中,获得确认自我的身份来源。华裔业余历史学者朱比尔于 1974 年,从香港来到加拿大。作为一个新移民,他对中国人在建设卑诗省中所起的作用最初一无所知。当他了解到“华工过去 ”后,便产生了对“ 自我身份认同 和定位 ”思考,他说:“我们并不都是新加拿大人,我们和这个省一样老 ”。④一位华裔博士也述道:“欧洲移民一踏上加拿大国土,就不被认为是新移民,……所有人都认为加拿大是欧洲移民开创的……加拿大文化生活中需要铁路华工的记忆,这是构成族裔身份的基石 ” ⑤。

      三、铁路华工“过去 ”的跨文化传播与新形象的塑造

      “集体记忆是一个涉及抽象理想的理论概念 ”,它的作用不可能自动呈现,“为了使它 变得具有功能性,它必须通过诸如仪式、纪念碑、历史博物馆、教育系统、互联网等实体结

      ①Barry Schwartz,“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p.395.

      ②Hugh A.Dempsey,The CPR west :the iron road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p.192.

      ③Kathrin Bachleitner,“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ocial creation of identities: linking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future” , p.170.

      ④J.Hunter,“Unearthing long-forgotten B.C.history:First nations people and Chinese immigrants forged a bond centuries ago” ,Globe and Mail ,May 9,2015,at Ps 1.

      ⑤郭晓明:“清明祭祖,加拿大华人请祭奠铁路华工”,https://www.canadanewsreport.com/2020/01/07/6445/.

      构和文化产品来具体化、物质化。”①铁路华工为加拿大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与牺牲,他们 所受到的不平等对待,他们的种种事迹,亦只有通过具象化的跨文化传播,才能被加拿大社会所了解、认知与共情。

      需要指出的是,铁路华工跨文化的传播,离不了相关组织、团体、机构多方协作,依靠 人力、物力、财力全面而持续的支持才能实现,这其中,华裔中产阶层发挥了突出作用。加大政治社会结构中,华裔中产阶层较明显地出现于 1980 年代。②他们往往受教育程度好, 更国际化,具有向上流动的倾向。③他们“在经济和社会上的成功,与二战前华人作为‘二等公民 ’和‘低等种族 ’的边缘地位形成了鲜明对比。”④一方面拥有引以为傲、不可小觑 的成就,另一方面却时常被视为“外国人 ”、身份受质疑。这种“荒谬 ”,使华裔中产的价 值感、地位获得感、归属感、乃至自尊感受到一定冲击,他们试图摆脱这种窘境的意向尤为强烈。

      于是,华裔族群借助于仪式、节日、纪念碑、博物馆,数字媒介、戏剧、舞蹈、绘画、  文学、新闻报纸等极其丰富的记忆媒介,对铁路华工的“过去 ”,展开了一系列“跨文化 ” 传播,重塑了铁路华工的新形象。铁路华工“过去 ”的跨文化传播,所借助的媒介手段是多元而异质的,限于篇幅,以下就“人头税 ”平反仪式、纪念碑,以及数字媒体三种典型记忆媒介进行分析,以期观察传播方式、过程与实效。

      (一)仪式表演与铁路华工“过去 ”的传播

      仪式作为历史和记忆储存器,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可以保存传递与社会记忆。在传播华工的“过去 ”、塑造华工新形象与的相关仪式中,加拿大“人头税 ”平反运动持续了 20 多年,其中包含了一系列典型意义“跨文化 ”仪式表演。

      “人头税 ”平反运动始于一位名叫麦克的华裔加拿大人。1983 年,他阅读了 1982 年加 拿大政府颁布的《权利与自由宪章》后,拿着人头税证明去见了温哥华议员玛格丽特 ·米切 尔。米切尔意识到,这确实是一个公平和平等的问题,除了华人,没有其他移民群体支付过 这种惩罚性税。在米切尔的帮助下,1984 年,加拿大华人全国委员会(CCNC)(当时唯一

      ①M.Neiger,O.Meyers and E.Zandberg,On Media 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 ,p.5.

      ②Peter S.Li,“Reconciling with History:The Chinese-Canadian Head Tax Redress”,p.135.

      ③ 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p.119.

      ④ Peter S. Li,The Chinese in Canada,p.141.

      的华裔加拿大人全国性组织)代表“人头税 ”支付人及其家属发起了“人头税 ”平反运动 ① ,  他们压倒性地要求纠正加拿大政府对他们以及他们的先人所犯下的错误道歉,并予以补偿。②

      这场仪式性运动曲折而持久,期间,人们组织各种集会、分发小册子,法庭激辩、与联邦议员谈判……③铁路华工的“过去 ”在这些“仪式性 ”场景中反复呈现,华工新形象得到传播。人们对“真相与和解 ”的过程充满着兴趣,并表达了同情。④多伦多前市长霍尔说, “平反运动 ”让他了解到一部分加拿大的历史,而这些内容,在学校的学习中从未接触过。 ⑤

      2006 年6 月 22 日,是一个历史性时刻。在华裔族群不懈努力与推动下,加拿大时任总理哈珀代表政府正式向受到影响的华裔及其后代道歉,“平反运动 ”的仪式达到高潮。这一 “道歉仪式 ”不仅是对过去错误的纠正,更是对未来更加包容、多元社会的期许。加拿大各 大电视台全程直播了“道歉仪式 ”⑥ 。哈珀总理演讲道:

      倘若没有 19 世纪中叶就陆续到来的中国劳工所付出的努力,我们今天所熟知的加拿大就不会存在... 自 1881年起,超过一万五千名的中国开拓者,参与了加拿大历史上最重要的 国家建设事业——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的建设……但是,自铁路竣工的那一刻起,加拿大却对他们背信弃义。⑦

      无论是来自各党派的成员,还是聚集在公共画廊中的数百位观众,纷纷起立,为哈珀“赎罪声明 ”鼓掌。⑧在高度浓缩、固定有形的场合中,铁路华工作为加拿大“ 国家建设先驱者 ” 与“悲情群体 ”,在震撼的仪式场景中被塑造出来,在记忆建构仪式的空间中,“跨文化传 播 ”的实效得到充分体现。

      ①William Ging WeeDere,Being Chinese in Canada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redress and belonging,pp.144-146.

      ②David Dyzenhaus and Mayo Moran,ed.,Calling Power to Account:Law  Response to Past Injustice,p.21.

      ③M.James,“Recognition,redistribution and redress:The case of the chinese head tax”,p. 890.

      ④David Dyzenhaus and Mayo Moran,eds.,Calling Power to Account:Law ,s Response to Past Injustice,p.6.

      ⑤Shanahan N.Pon,“led the call for Chinese head-tax redress”,The Globe and Mail,April 16,2013, at S8.

      ⑥“加拿大总理就向华人征收人头税道歉”,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5100000/newsid_5108600/5108606.stm.

      ⑦“Address by the Prime Minister on the Chinese Head Tax Redress Speech”,https://www.canada.ca/en/news/archive/2006/06/address-prime-minister-chinese-head-tax-redress. html.

      ⑧I.Mulgrew,“Harper apologizes for Chinese head tax,offers redress package” ,National Post, June,23,2006,at A11.

      (二)铁路华工纪念碑与铁路华工“过去 ”的传播

      在集体记忆丰富的具象载体中,纪念碑亦是典型象征意义的记忆工具。从上个世纪 80 年代开始,铁路华工纪念碑在加拿大各地相继出现。①纪念碑竖立的地点,多为铁路华工曾 经劳动、生活的聚集区,如耶鲁华工纪念碑、温尼伯铁路华工纪念碑、温哥华华人先侨纪念 碑等。这些纪念碑的创作,主要由华裔加拿大人发起,并获得地方政府认可,体现了加拿大 的“多元和解文化 ”精神。 以具有地标意义的多伦多华工纪念碑为例,1981 年,多伦多华人发起成立了“加拿大铁路华工纪念委员会 ”。在委员会成员积极倡导与呼吁下,最终获得 了多伦多市议会的同意,并受到各方资助,完成了该纪念碑的建造。②

      华裔族群建构铁路华工的集体记忆,解决身份困境的意图是非常明显的。“加拿大铁路 华工纪念委员会 ”负责人在不同场合,多次表达了“希望铁路华工为加拿大国家建设所做的贡献,能够被公众认知 ”的愿望。一位受访者说:“加拿大人民不知道‘ 中国先驱者 ’对太平洋铁路所做的贡献…… ”③“长期以来,讲英语和法语的政治家和拓荒者的贡献纪录占据了加拿大的历史教科书,而其他族裔群体的重要工作几乎被忽视……他们(铁路华工)是‘真 正的加拿大先驱 ’,是加拿大马赛克的一部分。 ”④

      “我们的历史 ”⑤中,包含了族裔本地身份的“元叙事 ”,一位接受《多伦多星报》采访的华裔人士表示:“纪念铁路华工,不是对过去耿耿于怀……我们关心的是,现在的华裔 加拿大人必须被视为加拿大人的一部分。我们必须为所有加拿大人的利益而共同努力。”⑥ 这位受访者明确表达了通过纪念铁路华工,以确立本族裔作为“加拿大人 ”身份认同的意向。 另一位华裔议员也公开声明中,诚挚邀请安省民众参观“铁路华工纪念碑 ”,期待人们深入 了解铁路华工的巨大贡献和牺牲,以正确认识华裔群族身份归属。⑦

      (三)数字传媒与铁路华工“过去 ”的传播

      ①“铁路华工纪念碑分布加拿大数地铭刻华工历史功绩”, https://www.chinaqw.com/sqfg/2015/11-12/70211.shtml.

      ②Chris Welner ,“Chinese 'heroes' who helped build CPR to be honored with a memorial”,Toronto Star,January 13, 1986,at A14.

      ③Chris Welner ,“Chinese'heroes'who helped build CPR to be honored with a memorial”,Toronto Star,January 13, 1986,at A14.

      ④T.Tedesco ,“Chinese pioneers who built railway focus of campaign”,The Globe and Mail,January 13, 1986,at A15.

      ⑤“The Chinese legacy”,Toronto Star,January 19, 1986,at F.2.

      ⑥Joe Serge ,“Monument to honor 17,000 Chinese railway workers”,Toronto Star,January 11, 1988,at A6.

      ⑦“以史为鉴华裔省议员呼吁根除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 ,2021 年 10 月 20  日, https://info.51.ca/articles/1039282?Wyacs=.

      大众媒体无处不在,在日常生活中占主导地位,对塑造集体记忆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 ①相对于传统的广播、报纸、电视和电影等大众媒体,近年来数字传播在塑造集体记忆方面, 提供了更加动态、生动、迅速、灵活便捷传播方式,且信息覆盖面极其广泛。华裔族群充分 利用了数字传媒,通过铁路华工专门网站以及其他上百个中文网站、电子报刊和数字影视平台,从不同角度记录了铁路华工的“过去 ”,社会影响力日益突出。现就其传播主要内容略 陈如下:

      其一,围绕“铁路华工 ”相关话题与活动进行新闻报道

      “万维读者网 ”与“加国无忧网 ”是加拿大流量排名最前的两大中文网站。2006 年,四川艺术中心王光义教授向曼尼托巴省温尼伯市千禧年图书馆捐赠了“铁路华工铜像 ”。对此,“万维读者 ”网站进行了新闻报道,报道中强调:“ 曾为建设连贯加拿大东西部的太平洋铁路流血流汗,却迭遭加拿大政府歧视的华工,终于受到加拿大社会的重视。 ”②

      数字报纸作为一种高度专业的数字媒介,具有较强的传播力和影响力。2023 年 6 月 14 日,《加中时报》(电子版)刊登了“排华法案组委会 ”所撰写的文章《历史的遗憾:迷失 的最后一颗道钉与华工》,详细介绍了加拿大“太平洋铁路竣工典礼仪式 ”这张广为流传的 历史经典照片。报道中对照片中的华工进行了深情地描述:“虽然现场有少量华工,但显然 是挤不到最前排,或个性使然,或受到排挤惯了,辛苦是自己的,风光是别人的,”③将当年华工受到不公正待遇的悲剧情结生动地呈现给世人。

      其二, 刊载有关铁路华工的历史知识

      2014 年 11 月,卑诗省就“排华事件 ”向华工与家属道歉,作为相关历史知识的普及, “加国无忧网 ”的一篇报道结合史料,实证了铁路华工的遭遇:

      华工异乎寻常的勤劳和踏实,完成了这一艰巨的历史使命,相关资料称,“ 目击者和报纸公布了可怕的照片,估计有 5%-9%的劳工死于建造这段政府合同的铁路,其中大部分是中国人。”④

      ①Motti Neiger, Oren Meyers,and Eyal Zandberg ,eds.,On Media 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p.3.

      ②“加拿大纪念铁路华工铜像揭幕” ,2006 年 5 月 4  日, https://ca.creaders.net/2006/05/04/655033.html.

      ③排华法案组委会:《历史的遗憾:迷失的最后一颗道钉和华工》,《加中时报》(电子版) 2023 年 5 月 26  日,第 9 版,http://www.ccbestlink.com/epaperWap/index.html?ssueId=1111597399065112576&journalId=84697199066853376.

      ④三三:“BC 省百年:人头税到排华法案的主推手”,2014 年 2 月 7  日, https://info.51.ca/articles/329189?Wyacs=.

      2014 年,华裔学者周蔡小珊(Lily Siewsan Chow)出版了有关铁路华工的新书,“温哥华港湾 ”网站转载了《明报》的相关报道。在报道中详细介绍了新书的内容,强调华工并不是任人摆布的“猪仔 ”,事实上,许多华工希望返回“ 台山 ”,只是承包商没有履行合约, 让很多人有家归不得。①这些知识,纠正了人们对华工的一些认知偏见,有助于对华工史实 进行客观深入了解。

      其三,讲述“华工故事 ”

      《金山下的阴影》是一部备受关注的纪录片, 由华裔和英裔混血儿导演Karen Chou 执导。该片透过对多位幸存者的采访,生动地讲述了修建铁路过程中的艰辛故事,并表达了华裔群体强烈的身份诉求。②

      “捆绑的纽带 ”网站,是一个专门介绍铁路华工网站,其宗旨是“在加拿大建造一个地 方,以检视加拿大华人社区为了确立加拿大身份和根基而进行的斗争。”③该网站制作了多 位华工后代的口述史视频,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数字传媒 ”以其广泛的传播力、多元的形式、现代快捷和内容丰富、翔实可信的特点, 已成为华裔加拿大族群构建“铁路华工集体记忆 ”的重要跨文化传播方式。

      结论

      在全球化浪潮背景下,移民问题是一个备受关注、持久不衰的议题。当新移民进入一个 与其母国政治文化有所不同的环境中时,无论他们的观念、语言、文化等适应能力如何强大, 都难免会面临身份归属问题,甚至陷入身份困境并产生身份焦虑。

      研究表明,无论在以种族主义为意识形态的民族国家建构中,抑或在以多元文化为基本立国政策的新制度体系下,华裔加拿大族群都面临着身份归属问题;所不同的是,在种族主 义意识形态中,华裔族群的公民身份受到系统性合法排斥,老一代移民上依然保持对中国故 土的文化认同,而本土出生的华人后代及新移民与最初的移民存在身份认同的分歧,后者倾 向于将自己视为“加拿大人 ”。

      ①陈志强(明报记者):“《血汗洒铁路》揭华工辛酸将出中文版 l”,2014 年 9 月 14 日,https://www.bcbay.com/news/2014/09/14/270513.html.

      ②“Chinese Immigration in Canada (British

      Columbia)”,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69fSwbe0I.

      ③“The Ties that Bind”(mhso.ca),https://www.mhso.ca/tiesthatbind/IdentitySuccess.php.

      20 世纪七八十年代,在多元文化重构背景下,“华裔加拿大人 ”这一新的身份一定程度上弥和了内部分歧,并成为整个华裔族群共同接受和认可的自我身份认同。尽管这种身份 认同受到多元文化政策的鼓励与支持,但在社会接纳方面却与主流社会存在一定程度的错 位,因此承受着较大的社会压力。

      自 1980 年代以来,加拿大铁路华工的形象经历了转变。他们曾被视为“不可或缺的敌人 ”,如今被塑造成“ 国家建设的先驱者 ”和“受到不公待遇的悲情者 ”。这种形象转变的 动力,正是源于华裔加拿大族群自我身份认同所面临的社会压力。华裔通过展开铁路华工集 体记忆,重新塑造与传播了华工的“过去 ”,他们希望借助本族群“本土文化资源 ”,获得加拿大主流社会广泛认同。

      华裔加拿大族群对铁路华工事迹展开了跨文化传播,重塑了铁路华工形象,同时也推动了多元文化的建设。铁路华工的故事、相关历史知识、以及他们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遭受的 不公平待遇等内容,通过具象形式广泛传播,不断丰富与充实了加拿大多元文化内容,使得 多元文化的包容性和异质性得以具体生动地体现。

      华裔社群透过构建集体记忆的方式,试图摆脱身份认同的困境。这种方法在全球范围内对解决其他移民社群身份认同问题,或可提供一种借鉴。

      参考文献 :

      “Address by the Prime Minister on the Chinese Head Tax Redress Speech.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nada.ca/en/news/archive/2006/06/address-prime-minister-chinese-he ad-tax-redress.html.

      Bachleitner, Kathrin. “Collective memory and the social creation of identities : linking the past with the present and future. ”Progress in brain research, Chapter 7,vol.274, 2022,no.1.

      “Canadian Opinion of Immigrants(pre 1945 period). ”Documents of Canadian History. Retrieved from

      http://faculty.marianopolis.edu/c.belanger/quebechistory/readings/CanadianOpini onsofImmigrants.html.

      “Chinese Immigration in Canada (British Columbia).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bU69fSwbe0I.

      Con ,Harry,and Wickberg, Edgar et al.From China to Canada :a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ties in Canada.Toronto:McClelland and Stewart Ltd,1982.

      Cronin,Kathryn.Colonial Casualties :Chinese in Early

      Victoria,Carlton.Australia:Melbourne University Press,1982.

      Dempsey,Hugh A. The CPR west :the iron road and the making of a

      nation.Vancouver :Douglas and McIntyre,1984.

      Dere,William Ging Wee .Being Chinese in Canada :the struggle for identity,redress

      and belonging.Vancouver:Douglas and McIntyre,2019.

      Dominion Bureau of Statistics.The Canada Year Book,1930,Ottawa  :  F.A.  Acland printer, 1930.

      Dyzenhaus,David and Mayo,Moran eds.Calling Power to Account:Law ’s Response to Past

      Injustice.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05.

      Fang, Lin and Huang ,Yu-Te .“I'm in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ies of Chinese Youth in Canada. ”Families in Society : The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Social

      Services.vol.101,2020,Issue 2.

      Henderson,Jennifer and Wakeham,Pauline ,eds. Reconciling Canada:Critical

      perspectives on the Culture of Redress.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2013.

      Hoe,BanSeng.Structural Changes of Two Chinese Communities in Alberta,Canada.Ottawa:National Museums of Canada,1976.

      Hunter,J.“Unearthing long-forgotten B.C.history:First nations people and Chinese immigrants forged a bond centuries ago ”.Globe and Mail.May 9,2015.

      Igartua,J.E.The other quiet revolution:national identities in English

      Canada,1945-71.Vancouver :UBC Press.Introduction,2006.

      James,Matt.“Recognition,redistribution and redress:The case of the Chinese head tax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vol.37,2004,no.4.

      Lai,  David Chuenyan.China towns :towns within cities in

      Canada.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8.

      ———— 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 no Chinese labour, no railway. National Executive Council of the Canadian Steel :Chinese Grit Heritage Documentary,1998.

      Lee,David.“Chinese Construction Workers on the Canadian Pacific. ”Railroad History , Spring  1983, no. 148 .

      Li,Peter S.The Chinese in Canada.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Destination Canada:immigration debates and issues.Toronto: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3.

      ————“Reconciling with History:The Chinese-Canadian Head Tax Redress ”.Journal of Chinese Overseas,vol.4,2008,no.1.

      Louie ,Brandt C.“The story of Asian Canadians is the story of Canada. ”The Globe and Mail ,May 03,2022.

      Ma,Winston.“I was ashamed of being Chinese.Learning about my ancestors ’ first years in Cananda changed that. ”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bc.ca/television/changed-when-i-learned-about-my-ancestors-first-y ears-in-canada-1.6858176.

      Morton,James.In the Sea of Sterile Mountains :the Chinese in British

      Columbia.Vancouver:J.J.Douglas Ltd.,1974.

      Mulgrew ,I.“Harper apologizes for Chinese head tax,offers redress package ”.National Post.June,23,2006.

      Neiger, Motti,Meyers,Oren,and Zandberg,Eyal,eds.On Media Memory:Collective Memory

      in a New Media Age.London:Palgrave Macmillan UK,2011.

      Nystrom, Gloria. “Paradoxes of the Canadian mosaic : being, feeling and doing Canadian. ” Applied Linguistics Review, 2023.

      Retrieved from

      https://www.degruyter.com/document/doi/10.1515/applirev-2023-0022/pdf.

      Pon,Shanahan N. “led the call for Chinese head-tax redress ”.The Globe and Mail,April. 16,2013.

      Roy, Patricia E. A white man's province: British Columbia politicians and Chinese and Japanese immigrants, 1858-1914.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Press,1989.

      Schwartz,Barry.“The Social Context of Commemoration:A Study in Collective Memory. ”Social Forces.vol 61,1982,no.2.

      Serge ,Joe.“Monument to honor 17,000 Chinese railway workers ”,Toronto Star,January 11,1988.

      Tan,Jin  and Roy,Patricia  E.The  Chinese  in  Canada.Ottawa:Canadian Historical Association,2018.

      Tedesco ,T.“Chinese pioneers who built railway focus of campaign. ”The Globe and Mail,January 13,1986.

      “The Chinese at Port Hammond. ”The Daily Colonist,November 11,1885.

      “The Chinese evil ”,The Daily Colonist,October,26, 1877.

      “The Chinese legacy. ”Toronto Star,January 19,1986.

      The House of Commons.Journal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of the Dominion of

      Canada ,Vol.13,1879.Ottawa: Ottawa: MacLean  Roger and Company, appendix no.4,1879.

      The House of Commons.Official Report of the Debate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of the Dominion of Canada ,Vol.12,1882.Ottawa: MacLean  Roger and Company,1882.

      The House of Commons.Official Report of the Debates of the House of Commons of the Dominion of Canada ,Vol.18,1885.Ottawa: MacLean  Roger and Company,1885.

      “The Railway. ”The Daily Colonist,April 13,1880.

      “The Ties that Bind.”Retrieved from

      https://www.mhso.ca/tiesthatbind/IdentitySuccess.php.

      Tierney,Stephen ed.,Multiculturalism and the Canadian constitution.Vancouver :UBC Press,2007.

      Torpey,John.“Making Whole What Has Been Smashed:Reflections on Reparations. ”The Journal of Modern History,vol.73,2001,no.2.

      Toronto Mail , January 12 ,1874,cited in A.A. Den Otter .The Philosophy of Railways: The Transcontinental Railway Idea in British North America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p,1997.

      Triadafilopoulos, Triadafilos.Becoming Multicultural:Immigration and the Politics

      of Membership in Canada and Germany.Vancouver :UBC Press,2012.

      Ward,W. Peter.White Canada forever:popular attitudes and public policy toward orientals in British Columbia.Montreal:McGill-Queen ’s University Press,2002.

      Welner,Chris .“Chinese 'heroes' who helped build CPR to be honored with a memorial. ”Toronto Star,January 13,1986.

      Wing, Chung.The  Chinese  in  Vancouver,1945-80:the  Pursuit of Identity and

      Power .Vancouver: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1999.

      Wong,  Dukesang .The diary of Dukesang Wong : a voice from Gold Mountain.

      Trans. by Hoe, Wanda Joy .Vancouver :Talonbooks,2020.

      “麦肯金于 1921年出任加拿大总理,是加拿大历史上任职时是最长的总理 ”,Retrieved from

      http://faculty.marianopolis.edu/c.belanger/quebechistory/readings/CanadianOpini onsofImmigrants.html.

      三三: “BC 省百年:人头税到排华法案的主推手”,2014 年 2 月 7 日。Retrieved from

      https://info.51.ca/articles/329189?Wyacs=.

      排华法案组委会:《历史的遗憾:迷失的最后一颗道钉和华工》,《加中时报》(电子版)

      2023 年 5 月 26 日,第 9 版.Retrieved from

      http://www.ccbestlink.com/epaperWap/index.html?issueId=1111597399065112576&jour nalId=849697199066853376.

      “铁路华工纪念碑分布加拿大数地铭刻华工历史功绩.”Retrieved from https://www.chinaqw.com/sqfg/2015/11-12/70211.shtml.

      陈志强(明报记者):“《血汗洒铁路揭华工辛酸》将出中文版 ”,2014 年 9 月 14 日。Retrieved

      from https://www.bcbay.com/news/2014/09/14/270513.html.

      “加拿大总理就向华人征收人头税道歉. ”Retrieved from

      http://news.bbc.co.uk/chinese/simp/hi/newsid_5100000/newsid_5108600/5108606.stm .

      郭晓明.“清明祭祖,加拿大华人请祭奠铁路华工”.

      Retrieved from https://www.canadanewsreport.com/2020/01/07/6445/.

      “以史为鉴华裔省议员吁根除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2021年 10 月 20 日. Retrieved from https://info.51.ca/articles/1039282?Wyacs=.

      “加拿大纪念铁路华工铜像揭幕” ,2006 年 5 月 4 日。

      Retrieved from https://ca.creaders.net/2006/05/04/655033.html.

      (法)莫里斯·哈布瓦赫(Maurice Halbwachs):《论集体记忆》(On collective Memory), 毕然、郭金华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年。

      (美)彭慕兰著:《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史建云译,南京:江苏 人民出版社,2003 年。

      苏绍兴:《加拿大太平铁路华工建路史实》,多伦多:多伦多大学出版社,1987。

      施京吾:《欧洲历史文化背景下的民族主义和种族主义》,《文史天地》2017 年第 7 期。

      周宁:《天朝遥远》,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年。

      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2024 年第 3 期

      Social Sciences in China, 2024 Vol. 45, No. 3, 161-180,http://dx.doi.org/10.1080/02529203.2024.2403269

    更新内容

    一、修复bug,修改自动播放;优化产品用户体验。

    二、 1.修复已知Bug。2.新服务。

    三、修复已知bug;优化用户体验

    四、1,交互全面优化,用户操作更加便捷高效;2,主题色更新,界面风格更加协调;3,增加卡片类个人数据

    五、-千万商品随意挑选,大图展现商品细节-订单和物流查询实时同步-支持团购和名品特卖,更有手机专享等你抢-支付宝和银联多种支付方式,轻松下单,快捷支付-新浪微博,支付宝,QQ登录,不用注册也能购物-支持商品收藏,随时查询喜爱的商品和历史购物清单。

    六、1.bug修复,提升用户体验;2.优化加载,体验更流程;3.提升安卓系统兼容性

    七、1、修复部分机型bug;2、提高游戏流畅度;

相关版本

    多平台下载

    Android版 PC版

    查看所有 0条评论>网友评论

    发表评论

    (您的评论需要经过审核才能显示) 网友粉丝QQ群号:70121100

    查看所有 0条评论>>

    相关游戏
    张予曦毕雯珺情侣装 成都蓉城4比1上海海港 小沈阳魔改美美桑内 TOP登陆少年一周年演唱会 盐城队球员庞智超受伤 王霏霏晒伤妆 刘强东见证宿迁队进球后振臂高呼 存款保险赔付额下调至30万系谣言 解读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纪凌尘出演孟子义新剧 江淮汽车法务声明 李佳隆厂牌专辑和巡演都不基础 小沈阳魔改美美桑内 华晨宇温暖的房子万人合唱 陈赫刘宇宁陈星旭成站哥了 是谁听到了张艺兴现场版初雪 女子占用他人车位半小时被要求付200 恋综抽象赛道第一人 张伦硕回应受人喜欢 你看过迟蓬演的剧吗 苏新皓太会扭了 江淮汽车报案 林书豪:退役是这辈子最难的决定 我要去报道樊振东的德甲首秀了 陈赫刘宇宁陈星旭成站哥了 海贼王经典救场名场面盘点 上合诗篇 脱口秀和Ta的朋友们 朱孝天爆冷出局 何广智脱口秀七年述职报告 日本多地出现毒蜘蛛 李雪琴一生要强的女人 黄晓明说贺峻霖很值得喜欢 普京带3位副总理10多位部长到中国 开学查暑假作业的恐怖瞬间 普京抵达天津出席上合峰会 上合诗篇 黄明昊演唱会全开麦稳到炸 平时熬的夜周末其实可以补回来 谁教魏哲鸣冷脸跳这些的 苏新皓八音盒三机位直拍 程潇新戏演了刁蛮公主 龚俊黄子韬魔童和灵珠 教育部对拟赴菲留学人员发布预警 林书豪宣布退役 宋茜反转美貌 尚公主开机 邪修月饼只需空气炸锅 林书豪经典绝杀猛龙 哈尔滨马拉松选手穿大花肚兜跑步 以称打死胡塞高级领导人只是开始 准大学生别太期待大学生活 投诉鲁迅抽烟墙画当事人被封号 我们家子涵梗太密了 边伯贤高音穿透力 kid决赛稿子 牛弹琴:特朗普真气坏了 潇洒小姐的潇是程潇的潇 无聊可以看看自己去年发的动态 林书豪经典绝杀猛龙 孙闻乒超摔拍被处罚 尚公主全阵容官宣 男篮美洲杯:巴西92-77逆转淘汰美国 有色金属价格上行 多个A股公司大赚 苏新皓谁叫我 快手光合大会传递出哪些重要信号 男子盗挖良田下8400吨“土黄金”获刑 呼兰为何广智的成就爆哭 百战鼬飘带迎来大削 黄晓明 默 鞠婧祎抬眸一眼万年 居然有演员一句台词背1小时 上大学每个月应该给多少生活费 呼兰为何广智的成就爆哭 林书豪宣布退役 马丽对时代少年团印象最深 伊能静称赞庾澄庆人品好 杭州网友想去尹子维徐冬冬婚礼蹭席 张诗尧看似笑了实则是没招了 全脂手臂
    更多>心动网络手游
    尚公主有胡杏儿 许凯田曦薇新剧互换身体 徐志胜何广智两根小草长成大树 江淮汽车法务声明 许凯田曦薇新剧互换身体 熊出没来光合领奖 NIP战胜FPX 王楚钦3比0孙闻 李在明访美细节解析 李雪琴一生要强的女人 宋佳演的李鱼是理想型闺蜜 水门九喇嘛连结技能爆料 何广智我到长安了 宋茜反转美貌 看破造谣老套路 存款保险赔付额下调至30万系谣言 朱孝天爆冷出局 我找到生活的布洛芬了 林秋楠复刻小辛名场面 云南玉昆1比1长春亚泰 陈立农甜歌王子 沈腾这超绝偷感内娱找不到第二个 专家:今年的阅兵有什么与众不同 适合我的妆容 宋亚轩的嘴也是没放过沈腾 孙闻停赛1轮 累坏的石宇奇边吃面包边接受采访 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天津 朱志鑫完全主人级别 舍不得杨洋暑期档霸屏的日子 程潇潇洒小姐 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 电梯故障12人被困 消防快速救援 网友称住星级酒店全裸睡觉被开房门 奢香夫人周深只需起个头 快手让每个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徐志胜何广智两根小草长成大树 刚起床就活蹦乱跳的小狗 宵夜是一座城市的灵魂 迪丽热巴9月行程已送达 杭州网友想去尹子维徐冬冬婚礼蹭席 罗小黑哪吒版大展鸿图 超级夏晚嘉宾彩排路透 走近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 呼兰为何广智的成就爆哭 战士从合照消失那一刻 看泪目了 男子盗挖良田下8400吨“土黄金”获刑 房主任:恭喜山东没刺玫瑰总冠军 龚俊的体面只给旅游前几天 奥斯塔彭科道歉 八月份轻薄本选购指南 全红婵晒合照告别8月 徐志胜何广智两根小草长成大树 温瑞博因伤退赛 又被中国战机大片燃到了 控带妹宝上时尚芭莎了 龚俊的体面只给旅游前几天 王影璐新剧吼出穿透屏幕的绝望感 UP给猫咪建了一座小镇 存款保险赔付额下调至30万系谣言 新国标让小电驴拥有了北斗卫星定位 莫迪最新涉华表态 无锡江阴突降冰雹 也是坐上上亿的“婚车”了 重度肥胖者如何安全减肥 抖懂小车展提前看成都车展新车 急需一个李现这样的游戏搭子 00后男生0.6秒飞针采血惊呆患者 开学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 脱口秀是生活的预言家 李在明访美细节解析 毛獭是修型组两大干将之一 重度肥胖者如何安全减肥 虞书欣丁禹兮战歌杀回来了 陈都灵粉色行程图 497块的外卖最难的是找菜 张康乐 纯正千禧味儿 王牌9中老年魔丸扎堆降世 霍建华病娇疯批演爽了 许凯田曦薇新剧互换身体
    更多>mod游戏
    中女时代终于来了 苏新皓八音盒三机位直拍 王源北京演唱会 黄子韬对徐艺洋说你会看到我的进步 八月份轻薄本选购指南 魏建军车展现场开车表演爬台阶 一个人从北京坐火车去巴黎 抗战胜利80周年海外民众心声 我选择当作为告别晚会的解药 贺峻霖再唱我的未来式 央视镜头下的白举纲 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 朱韵李峋超绝售后 杨幂帮欧豪选到了抹茶煎饼 朱孝天爆冷出局 上海海港30分钟丢3球 净网:网红谎报灾情被处罚 胡彦斌答应来万妮达演唱会只需一秒 电影7天里那些爱的伏笔 海贼王经典救场名场面盘点 今天是全国女生洗头日 第一次发现拒婚比大婚更好嗑 尚公主全阵容官宣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抵达天津 存款保险赔付额下调至30万系谣言 孙闻乒超摔拍被处罚 不要老觉得自己可怜 张伦硕回应受人喜欢 终于有讨论女性生理期的节目了 外卖员妈妈暴雨中将孩子托付派出所 丈夫不忍流浪狗分开与妻子商量收养 是谁听到了张艺兴现场版初雪 孟子义暮晚摇 无肉不欢可能引发肠癌 梅梦成祯双重身份曝光 王楚钦3比0孙闻 徐志胜何广智两根小草长成大树 马英九怒批赖清德刻意淡化日本暴行 我们家子涵梗太密了 云南玉昆1比1长春亚泰 这首歌传唱了86年 王楚钦3比0孙闻 何广智脱友2总冠军 美美sunday被小沈阳唱出玻璃球 马丽对沈腾双标不要太明显 华晨宇温暖的房子万人合唱 南波万你们要骗我多少眼泪 又被中国战机大片燃到了 毛晓彤表白星黛露 以为张艺兴穿的蓝色抹胸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抵达天津 黄晓明 默 王源北京演唱会 快手让每个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 杨幂帮欧豪选到了抹茶煎饼 这居然是白举纲 郑合惠子任宥纶恨海情天味好足 对手穿错衣服上场 王楚钦大笑 黄明昊演唱会全开麦稳到炸 苏新皓八音盒三机位直拍 居然有演员一句台词背1小时 苏超泰州主场13张麻将牌出场 段艺璇红羽毛翅膀 存款保险赔付额下调至30万系谣言 张元英我想象中我军训的样子 香港1200架无人机重现日本投降矣 又被中国战机大片燃到了 开学就这样 张碧晨跳加绒摇 苏新皓隔空签名饭撒 刘强东现身老家畅饮路边摊 “中国排面”亮相越南 我是恩佐 我宣布入驻小红书 王源北京演唱会 塞尔维亚险胜拉脱维亚 约基奇39分 00后男生0.6秒飞针采血惊呆患者 云南警方辟谣某矿泉水为“泡尸水” 李沁米饭屠夫 火影手游金身水门技能爆料 俄方:普京在华停留如此久实属罕见
    更多>像素rpg游戏
    也是坐上上亿的“婚车”了 当代年轻人的记忆力 当暑假工快开学时 宋亚轩这是真上桌了 开学抽象行为 龚俊黄子韬魔童和灵珠 周恺许昕1比3郭勇温瑞博 塞尔维亚险胜拉脱维亚 约基奇39分 美军七舰压境委内瑞拉 还有核潜艇 无锡江阴突降冰雹 成都汽水音乐节 华策年会上的田栩宁 李沁小身板大能量 迪丽热巴9月行程已送达 孟子义李昀锐上台讲话 归蜜的心已被梅梦成祯瞄准 林昀儒梁靖崑2比3严升陈俊菘 成毅大展红图 赵登禹后人重走赵登禹路 孟子义暮晚摇 全红婵晒合照告别8月 日本多地出现毒蜘蛛 爸爸掩盖收礼物的激动 边伯贤唱了特别的人 许凯田曦薇新剧互换身体 陈赫刘宇宁陈星旭成站哥了 李沁小身板大能量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抵达天津 至今不知道黄明昊是怎么劝的 陈立农甜歌王子 吃螃蟹大省又开始暗戳戳较劲了 林秋楠复刻小辛名场面 董璇给张维伊的亲戚都买了金子 逐帧学大张伟的人生哲学 控带妹宝上时尚芭莎了 当你在开车时遇到了一只黑喵 潇洒小姐的潇是程潇的潇 497块的外卖最难的是找菜 鹿晗南昌演唱会 我们家子涵梗太密了 鬼灭之刃可爱小甜点 papi和戴军讲中老年粉丝追星 脱口秀是生活的预言家 我要去报道樊振东的德甲首秀了 电影有朵云像你好看又好哭 极禹双主唱声线契合度 男篮美洲杯:巴西92-77逆转淘汰美国 逐帧学大张伟的人生哲学 纪凌尘出演孟子义新剧 江淮汽车报案 虞书欣丁禹兮战歌杀回来了 周深疑似失去了所有力气和手段 潘长江 快手给了我一个舞台 王玉雯给陈星旭夸到嘴角起飞 当代年轻人的记忆力 王牌9中老年魔丸扎堆降世 听谁在唱歌到底在燃什么 小米澎湃OS3 Beta版评测 这首歌传唱了86年 杭州网友想去尹子维徐冬冬婚礼蹭席 杨幂听到100亿的第一反应 黄明昊坠入深蓝舞台必有高人指点 胡塞武装称要向以色列复仇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抵达天津 律师解读特斯拉在美被重罚 龚俊黄子韬魔童和灵珠 李成钢会谈会见美官员及工商界代表 4支战略兵种将擎崭新军旗亮相 纪凌尘出演孟子义新剧 胡塞武装高层多人死于以军空袭 专家:今年的阅兵有什么与众不同 泰国内阁任命普坦为代理总理 刘雨昕找镜头好帅 朱志鑫染发 假面骑士加布大结局 开学了 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 旅游博主杜克带“一哥”开启中国行 边伯贤唱了特别的人 投诉鲁迅抽烟墙画当事人被封号 解读城市高质量发展路线图
    热门冒险解谜
    最新冒险解谜
    相关专辑
    陈立农甜歌王子share 许凯九月暂无公开行程share 檀健次也来跳扫腿舞了share 1名香港警察疑被骗至柬埔寨share 南波万你们要骗我多少眼泪share 许凯九月暂无公开行程share 周深好运来开出隐藏款share 外卖员妈妈暴雨中将孩子托付派出所share 上合诗篇share 中美经贸第四轮会谈要来了吗share 刘宪华拉断弓毛这一幕share 张雪峰打假share “后羿射日”惊艳苏超赛场share 对手穿错球衣王楚钦笑得前仰后合share 陈昊宇看万妮达演唱会share 印度男子美国街头舞大刀share 毛晓彤跳鸳鸯戏美绝了share 古人为何把天空称为青天share 黄明昊坠入深蓝舞台必有高人指点share 陈立农甜歌王子share 八月的最后一天share 沈腾有的是力气和手段share 袁一琦跳了咆哮share 何广智脱口秀七年述职报告share 张雪峰打假share 火影忍者金身水门share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抵达天津share 上海海港30分钟丢3球share 魏哲鸣丁程鑫翻跳TheHillsshare 王源演唱会嘉宾汪苏泷share 盐城队球员庞智超受伤share 这首歌传唱了86年share 女孩跳河救人后提前转正share 4支战略兵种将擎崭新军旗亮相share 常州队又进了一个球share 汪浚熙cha了哈吉嘛手势舞share 有色金属价格上行 多个A股公司大赚share 拧巴型人格要有引导型闺蜜share 苏超最新积分榜share 走近新职业无人机群飞行规划员share 王影璐新剧吼出穿透屏幕的绝望感share 这个秋天尝试一下酷飒的猎装share 这首晴天就是为天气准备的吧share 周深好运来开出隐藏款share iPhone17国行预计涨价500元share 毛晓彤跳鸳鸯戏美绝了share 刘宪华闷声干大事share 目之所及曲桐20万钓出幕后黑手share 黄明昊坠入深蓝舞台必有高人指点share 揭秘九三阅兵装备share 毛晓彤表白星黛露share 普京抵达天津出席上合峰会share 王源七夕送了二十多万礼物share 沈腾说错了最怕人笨还不勤快share 李沁小身板大能量share 刘强东手拿啤酒为家乡宿迁队加油share 李佳隆厂牌专辑和巡演都不基础share 胡彦斌答应来万妮达演唱会只需一秒share 宋佳演的李鱼是理想型闺蜜share 第一次发现拒婚比大婚更好嗑share 狼队遗憾止步季后赛share 火影忍者金身水门share 陈数 人怎么可能和谁过都一样share 开学就这样share 徐志胜何广智两根小草长成大树share 陶喆杭州演唱会share 陈昊宇看万妮达演唱会share 唐香玉全村第一位女户主share 切尔西2:0富勒姆share 宿迁队进球后刘强东高兴到跳舞share 一哥向杜克吐露心声share 梅梦成祯双重身份曝光share 宋茜对着丁程鑫演啾咪这段share 鞠婧祎锦鲤抄share 石宇奇说决赛体能是问题也不是问题share 杜克一哥落地广州share 适合我的妆容share 唐香玉我这个自私的坏女人share 周深痛苦面具观众快乐源泉share 懒是情绪稳定的首要原因share 电影有朵云像你好看又好哭share 石宇奇和陈雨菲世锦赛连番逆转的背后share 100小时不吃东西真实感受share 李沁小身板大能量share 石宇奇晋级世锦赛决赛share 贺峻霖再唱我的未来式share 开学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share 电影有朵云像你好看又好哭share 朱孝天爆冷出局share 哈尔滨马拉松选手穿大花肚兜跑步share 谈恋爱3个月定律share 4支战略兵种将擎崭新军旗亮相share 原神挪德卡莱音乐现场share 逐帧学大张伟的人生哲学share 苏超积分榜更新share 金价大涨share 许昕回应18岁小将温瑞博受伤退赛share 曼联3比2伯恩利share 孟子义李昀锐上台讲话share 尚公主开机share 泰国内阁任命普坦为代理总理share 新国标让小电驴拥有了北斗卫星定位share 今晚国羽将冲击五个单项冠军share Jiejie道歉share 胡塞武装称要向以色列复仇share 小浣熊:就这么直接嘛share 抗战胜利80周年海外民众心声share 学校离家50米是什么体验share 陈哲远说我是铁坦没绷住笑了share 齐思钧何运晨干杯回忆杀share 我找到生活的布洛芬了share 普京抵达天津出席上合峰会share 苏超泰州1:1常州share 拯救叶子的小狗也太萌了share 开学网警来送网络安全课了share 周恺许昕1比3郭勇温瑞博share 熊出没来光合领奖share 李沁小身板大能量share 急需一个李现这样的游戏搭子share 快手让每个人看到不一样的自己share 杜克一哥的对话太好哭了share 国创英雄Bking出场share 小猫咪舔毛把自己累睡着share 宋茜反转美貌share 开学我就这样和朋友拍share 电影7天里那些爱的伏笔share 日寇割下他的头颅将遗体扔松花江share 宋茜反转美貌share 不要老觉得自己可怜share 林书豪:退役是这辈子最难的决定share 黄明昊敖子逸顶级推拉share 大张伟新歌偷跑share 许凯田曦薇新剧互换身体share 苏州的秋天是中式美学巅峰之作share 印度总理莫迪抵达天津share 金价又站上历史高位share 布鲁斯威利斯病情恶化 已与家人分居share 华晨宇温暖的房子万人合唱share 这超市拍照姿势谁研究的share 李成钢会谈会见美官员及工商界代表share
    用户反馈

    反馈原因

    其他原因

    联系方式